顯示具有 Storag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Storag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

HP P4000 G2 --- FOM安裝及設定

一、 說明

1. 一個Manager Group,只能選擇加入一個FOM,或Virtual Manager。不能兩者並存。

2. FOM和Virtual Manager差異:

  •  FOM:自動偵測Manager是否異常,若有異常,FOM會接手Manager角色。
  •  Virtual Manager:當Manager異常時,需手動啟用。



二、實作

1. FOM只能安裝於VM ESX或VM Server。若沒有VM ESX,請於Windows上安裝VM Server。

2.安裝FOM(程式附在P4000光碟片裡面,選擇non-esx),安裝時請勾選”安裝完畢後執行”、”跟隨Windows啟用”兩個項目。

3.安裝完FOM後,因為有勾選”安裝完畢後執行”,所以自動啟用VM並執行。



4. FOM跑完後,輸入”start”會出現SAN i/Q的介面,請給予名稱及網卡IP。此範例為192.168.3.11


5.回到CMC,使用Find找到FOMCMC會自動辨識出這台是Failover Manager



6.請先檢查Available System版本。此台FOM剛裝好是9.0版本,而整個CMC9.5版本,因不相容所以無法加入Manager Group。更新Available System9.5



7.更新完之後,檢查FOM版本,確定是9.5版。



8.最後將FOM加入SK_SAN群組即可。

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

磁碟延伸工具--DISKPART


公司買了一台新玩具SAN,這是第二個星期研究它了。

關於說明書的用法是這樣的:

  • 美國人買東西都會先看說明書,再操作設備。
  • 台灣人買設備,先操作設備,如有問題再看說明書。
我就是正港台灣人,第一個禮拜在不看User Guide的情況下,自行摸索,因為看到英文就頭大。這個禮拜為了要玩進階功能,只好忍痛看User Guide。

原以為磁碟延伸只能採獨立方式進行,例如我在SAN上切了一個LUN為10G,使用一陣子後又加10G,這兩個10G是個別獨立的。

若要延伸,必須使用類似Partition Magic的工具進行。並且將資料先搬移,再進行延伸。

看了User Guide之後,才知道兩個磁區是可以合併的,而且不傷原來的資料,使用Windows內建的DISKPART指令,就可以做到。

DISKPART磁碟延伸操作:

1.這是原本的磁區10G。

2.後來在SAN上又多切5G使用。

3.進入CMD

4.輸入diskpart,之後進入DISKPART Mode。

5.輸入”?”後,列出指令。


6.輸入”list volume”查看磁碟狀態。

7.我的目標是Volume 4,所以輸入”select volume 4”,選擇這個磁區。


8.輸入”extend”後,Windows會自動做合併動作,完成後就會秀出successfully的訊息。


9.再次使用”list volume”查看磁碟狀態,磁區確定已合併。
 
這個指令太優了,不傷資料,又不用Format,直接完成。給你一個讚!!

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

淺談企業儲存架構 -- DAS / SAN / NAS / iSCSI

常見的企業儲存架構有DAS / SAN / NAS / iSCSI,以下將分別介紹架構及優缺點。

DAS (Direct Attached Storage:直接連接儲存)

DAS是一般企業最常使用的儲存架構,使用一台Server,透過SCSI或Fiber裝置連接儲存裝置。

優點:價格適中,架構不複雜,安全性高。

缺點:
1.擴充性差。
2.另外當其他Server或PC要存取Storge時,必須經過該連接的Server。且使用檔案存取(File-Level)方式,資料存取速度,會受限於該台Server的I/O及所連接的SCSI效能。



SAN (Storage Attachment Network:儲存區域網路)
SAN是以光纖為傳輸線路,因此所有的設備必須支援光纖,Server需有HBA卡,並利用光纖Switch將所有設備互連,獨立成一個儲存專用的區域網路。當你的路徑有兩條以上,還需要加上Router,做資料的繞送。因為是以光纖為介質,所以在價格上是非常昂貴的,通常只有大企業才會使用此架構。

優點:
1.所有連接在SAN架構上的Server都可以存取Storage。
2.使用區塊存取(Block-Level),不使用檔案存取(File-Level)的方式,可以分配區塊給Server,讓你的Server認為遠端的Storage是本機的硬碟。適合當資料庫、Mail的直接儲存空間。
3.擴充性強。
4.因為使用光纖,存取效能最好。

缺點:
1.價格高昂。
2.架構複雜,需有專人負責。



 NAS (Network Attached Storage:網路附接儲存)
NAS說穿了就是一台獨立的主機加上儲存裝置整合在一起,通常這種主機使用內嵌式系統(以Linux居多),大部分都有提供Web介面操作。

優點:價格便宜,架構簡單,操作便利。Server或PC皆可直接存取該儲存裝置。

缺點:
1.使用檔案存取方式,較適合人數不多的中小企業當File Server。
2.NAS因為屬於便宜的方案,因此本身主機的I/O效能有限,當多人存取時,速度會變慢。

 

iSCSI (Internet SCSI)
iSCSI又稱IP-SAN,它融合了SAN的高擴充性及,以及NAS的便利性。

它使用網路線當傳輸媒介,不需要像SAN一樣使用光纖設備。它的架構跟NAS一樣,因此不影響現有網路架構,相對的價格上便宜許多。

另外,它是使用IP的方式,將SCSI協定包在封包裡面,讓支援iSCSI的設備彼此做資料交換。因此它可以做到SCSI的區塊存取特性,讓Storage分配區塊給有支援iSCSI的Server,視為本機的硬碟,作為資料庫、Mail、File的直接儲存空間。

PC端若支援iSCSI,也可以直接存取iSCSI Storage。目前Win7已支援iSCSI協定。

優點:價格適中,架構簡單,擴充性強,支援區塊存取。

缺點:設備需支援iSCSI協定,操作需學習。